誓言“彻底歼灭”基辅军队普京视察的新核潜艇是俄罗斯的底气

时间: 2025-04-04 06:07:47   来源: b体育入口

  面对北约的常规武器优势,俄罗斯似乎找到了不一样的破解方法,那就是战略武器降级使用,对北约形成压制之势。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摩尔曼斯克出席第5艘亚森-M级核潜艇“彼尔姆”号下水仪式,并同时视察了去年年底服役的同级核潜艇“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对“阿尔汉格尔斯克”号的艇员们表示,俄军正在战线上不断取得进展,誓言将“彻底歼灭”基辅的军队。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确实取得慢慢的变多的主动权,但乌克兰至今仍有几十万军队,而且美国恢复了部分对乌援助,欧洲也开始了重新武装的计划,俄乌冲突未来可能进一步升级,到时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那么普京哪来的底气说胜利属于俄罗斯?答案或许就是他当天视察的这两艘核潜艇。

  亚森-M级不同于传统的攻击型核潜艇(SSN)和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实质上可以归属为第三类也就是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这个概念意味着亚森-M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常规战争,执行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

  实际上俄罗斯在这方面起步很早,苏联时期就设计建造了奥斯卡级等多个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或多用途核潜艇,还在于当时苏联海军水面舰艇质量数量均不如美国海军,战时生存力堪忧,所以由更容易隐蔽的核潜艇担负反舰作战任务,专门针对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发起饱和式打击。

  (等待下水的“彼尔姆”号,有消息称还有3艘正在建,今年还将正式开工1艘)

  对北约来说,亚森-M级更棘手之处在于它不仅能执行反舰任务,还能搭载3M22“锆石”高超声速导弹执行对地精确打击,而北约的防空反导系统几乎不可能成功拦截这种导弹。

  关于“锆石”的射程一直有不同说法,比如根据弹道不同,在低空为250到500公里,半弹道状态下为740公里,俄罗斯媒体则声称能够达到1000公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可能达到1000到2000公里。不过对于“锆石”的高超声速性能大多没什么异议,认为最高能够达到9马赫,也就是3.1公里/秒,这一个数字不但超出了所有北约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可能俄军自己的反导系统也未必能成功拦截。

  但“锆石”的开发过程可能没那么顺利。2017年6月之前就开始了测试,期间在不同平台如地面发射器、“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和亚森级“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上均进行过发射测试,2021年10月还在“北德文斯克”号上进行了水下40米处潜射试验,但直到2023年1月俄军才宣布正式列装“锆石”,因此也有观点猜测“锆石”的实际性能并没有俄罗斯方面宣传的那么强。

  2024年12月初,俄罗斯官方公布了“锆石”的发射画面,从外表来看,“锆石”可能仍采用了头部进气的设计,好处是设计制造难度以及成本都下降了不少,坏处是很难进行末端机动变轨,意味着“锆石”仍然是靠高速突防,而不是更难被拦截的末端机动,从这几个特点入手,“锆石”的射程究竟是多少还不好确定,但最高速应该达不到9马赫,实际数字应该是6到7马赫,算是堪堪迈进了高超声速导弹的门槛。

  但就算如此,“锆石”的威慑力依然不可小觑,特别是与亚森-M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结合起来,可以说俄罗斯海军拥有更高维度的打击能力,这种打击能力与去年11月俄罗斯首次动用的“榛树”中程弹道导弹有异曲同工之妙。

  “榛树”的意义,在于它原本具有战略性质,比如就是在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俄军通过将其减配,如缩短射程、用常规或惰性弹头代替核弹头等方法,成功将其变为北约无法拦截的高超声速中程弹道导弹。

  3月17日美国《外交政策》刊文分析了“榛树”的意义,指出这种中导的出现,好消息是暂时不用担忧核战争是不是真的会爆发,坏消息则是俄罗斯通过这一种可以在十几分钟里覆盖全欧洲的导弹,重新确立了对北约的常规战争优势,让整个欧洲看到了未来可能砸在他们头上的究竟是什么,而且没有破解的办法。

  装备“锆石”的亚森-M核潜艇也是这个意义,本来的战略武器降级使用,虽说“上等马对中等马”听起来不太光彩,但北约同样没有反制的办法,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只要与北约正面开战,俄罗斯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将北约无法拦截的高超声速导弹打到伦敦、巴黎、柏林和罗马。

  至于到时候美国会不会替欧洲出这个头,以现在特朗普政府甚至有吃掉盟友壮大自己的打算来看,似乎答案也不算太难得出,所以普京敢说这样的话,也正是抓住了战术撬动战略的根本。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